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智科院学子在实践中感受国家发展脉络,增强使命担当,11月4日,我院组织同学们前往西门子长三角人工智能共创实验室参访学习。学院专职辅导员刘浩瀚带队前往。
该实验室被视作西门子打造未来全球核心科技网络的重要节点。按照规划,实验室将重点展示西门子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仿真与数字孪生,以及软件开发及流程方向的创新成果与应用,通过与长三角地区企业的合作共创,为下一代技术创新丰富应用场景,并为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人才培养提供新动能。
研究员首先就西门子目前的产品和现阶段的研究方向向同学们做了概览介绍,包括AI算法自动生成、IT/OT融合数字化工具套件、基于5G的机器人远程控制、智能车间AGV物流仿真和优化、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追溯等等。
大部分研究方向以及产品都结合了智能机器人。通过AI算法的训练,智能机器能帮助完成很多公式化、规律化的任务,且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现实中光照等信息,自定义布置场景,并生成相关数据集。之后可在此基础上训练能精确反映物理对象的虚拟模型,这是通过传感器、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等手段,对现实世界中的物理实体的建模仿真。研究员先演示了一个机器手抓取法兰的简单案例,大屏中一个虚拟机器手经过简单训练能迅速进行识别、位置标定并准确抓取。
后又演示了用两个两指夹爪还原魔方的过程,先对魔方六面进行拍摄构建与现实完全一致的虚拟场景,通过训练好的模型得到还原序列,智能机器人便按照序列步骤进行一步步操作,最后准确还原了魔方。结合上设计好的传送带,智能机器人完全能更高效地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在后续的介绍中,都是在智能机器人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设计,如在基于5G的机器人远程控制部分,可通过一个机械手协助医生及时完成很多外地医疗工作,这个产品能大大节约医疗在路程上耽误的黄金时间,也大大协助了一些偏远地区的医疗工作。
研究员还强调,未来的智能工厂将不再是单一的机械化生产,而是实现人与机器的深度协作。智能机器人不仅能提升生产效率,还能通过实时数据分析进行自主学习与优化,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性。此外,实验室还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利用AI和数字技术降低碳足迹,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西门子作为全球电气电子工程领域的领先企业,专注于工业、基础设施、交通、医疗等领域。拥有强有力的AI机器人辅助必将打造出更高效节能的大型未来工厂。本次活动,也让同学们对前沿科技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激励大家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关注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积极参与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建设中,为实现更可持续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 |岳薪泉 刘浩瀚
图片 |刘浩瀚